全省13市共聚港城,齐谋村镇建设发展
4月29日上午,2015年全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召开。此次会议由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主办,连云港市城乡建设局承办,会议旨在对2014年全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着重指出2015年工作要点,通过座谈会形式达到各个城市之间交流借鉴、经验共享、互助提高的效果。全省13个地级市以及昆山市、泰兴市的规划局、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住建局等48家单位共计8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省住建厅副厅长刘大威、省住建厅村镇处处长赵庆红、连云港市副市长尹哲强、连云港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孙志伟出席会议。
2014年,我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强统筹规划、强化工作指导、严格督促检查,加快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创建宜居小镇宜居村庄、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强重点中心镇建设和临海小城镇培育,村容镇貌极大改善,村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加强重点镇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以落实“苏北地区重点中心镇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和“临海城镇培育行动”为中心,对全市12个重点中心镇和临海城镇以“强化规划、提升形象、完善功能、营造生态、规范管理”为主要内容,将重点中心镇和临海城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发展领先、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新型小城镇。
一是突出规划指导。各重点镇全面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部分重点地段、重要节点编制城市设计,重要项目编制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方案结合地形地貌,突出乡镇风貌,彰显地方特色。
二是提升城镇形象。赣榆区沙河镇、灌云县圩丰镇、东海县桃林镇、白塔埠镇对镇区主要街道进行改造,开展道路整修、管线改造、立面出新、招牌整治等工作,街区面貌焕然一新,小城镇形象极大改善。
三是完善城镇功能。海州区浦南镇抓住全市城乡统筹发展试点有利契机,开辟建设新镇区,在新镇区内配套建设医院、学校、文体中心、商贸中心、福利中心等“八个一”工程,目前项目已经全部完成。赣榆区柘汪镇、海头镇、灌南县汤沟镇也已完成新镇区起步区建设。
四是营造优美生态。大力实施生态公园、滨河绿化、道路绿化等工程。灌云县圩丰镇车轴河公园、白塔埠镇白塔休闲广场、海州区浦南镇星光湖、灌南县汤沟镇大酒樽广场绿园等一大批公园广场、绿化工程的建设,改善了镇区的生态环境,为市民休憩游玩、娱乐健身创造条件。
稳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14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指示和全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完成1800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16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和8个村庄规划建设示范村建设。
(一)多措并举,推进整治工作
采取召开现场推进会、专项整治、挂钩包镇、资源整合、目标管理等措施,强化村庄整治主体责任意识,强力推进村庄整治工作。2014年3月17日,我市在灌南县召开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总结2013年工作,部署2014年工作,对工作不力,整治效果不明显的县区予以通报。针对问题比较突出的生活垃圾、河道沟塘、乱堆乱放、露天粪坑开展专项治理。实施县党政主要领导挂钩包镇。 要求各县党政主要领导各具体挂钩负责一个乡镇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2014年底前所负责乡镇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挂钩乡镇的选择突出重点,一方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庄形象,便于观摩交流、示范推广。鼓励与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通过村庄整治推动富民兴业。另一方面选择基础条件差,整治难度大的乡镇,突破薄弱环节,重抓环境整洁,全面改善村庄环境卫生。以城乡统筹机构为牵头部门,统筹整合扶贫开发、一事一议、村庄整治、农村公路、河道疏浚等资金项目安排到整治村庄。
(二)建管并重,建立长效机制
2014年,市整治办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作为中心工作之一,从建章立制着手,要求各县区制定长效管理实施意见。着力建立职责明确、标准清晰、资金稳定、考核严格的长效管理工作机制。
(三)强化指导,确保整治成效
组织开展村庄整治培训。2014年7月15—16日,市整治办邀请省整治办专家到连云港开展2014年村庄环境整治培训。培训覆盖了2014年整治任务的所有乡镇和行政村,涉及74个乡镇、540个行政村、650余人。切实加强宣传指导。针对省村庄环境整治考评办法进行了调整,为了及时全面地宣传指导全市整治工作,市整治办印发了2000册新的考核办法,发放到所有乡镇、行政村。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村庄卫生保洁、美化绿化、村内道路等得到明显改善,村庄脏、乱、差现象得到改观,沿途观感有很大改变,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为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全域验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农村民生工程,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一是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以改善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农民生活条件为出发点,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工作,制定农村危房改造规划,规范审核程序,控制建设标准,严格质量管理,完善信息档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014年,我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00户,其中赣榆区700户,东海县1200户,灌云县600户,灌南县500户。
二是开展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为帮助以船为家渔民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改善以船为家渔民居住条件,加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全面小康建设,按照国家和省实施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结合危房改造工作,严格按照审核程序确定补助对象,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安置方式,合理确定补助标准,规范资金管理、档案管理,做好土地保障、资金筹集、指导服务和督促检查,强化后续管理等工作。2014年,我市实施400户渔民上岸工程,目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在今年的村镇建设工作中,我市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厅和市委市政府村镇建设工作部署,明确目标任务,理清工作思路,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措施落实,做到“一个确保”即确保完成村庄整治、重点镇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渔民上岸、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目标任务。力争“二个提升”即提升项目建设成效、提升长效管理水平,落实“五个强化”即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发动、强化督查指导、强化资源整合、强化问题导向,力争全市村镇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